2025年AI終極對決:GPT-5、Claude 4、Gemini 2.5與Grok 4,你該選誰?
不再只是單純的聊天機器人!2025年,GPT-5、Claude 4、Gemini 2.5與Grok 4 正引領一場AI革命。本篇報告為您深入剖析四大模型的強項、弱點、價格與最佳應用場景,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AI戰略夥伴。
前言:歡迎來到AI的新戰國時代
2025年下半年,人工智慧的賽場風起雲湧。我們不再討論AI「能不能」做什麼,而是驚嘆於它「已經在做」什麼。這場變革的核心,是四位重量級選手:OpenAI的GPT-5、Anthropic的Claude 4、Google的Gemini 2.5,以及xAI的Grok 4。
忘掉那些只能寫寫郵件、回答簡單問題的AI助理吧。現在的頂尖模型,已經進化成能獨立執行複雜工作、編寫應用程式,甚至進行博士級科學研究的「自主代理人」。它們不僅是工具,更是策略夥伴。
但問題來了:當每個模型都宣稱自己是「最強」時,你該如何選擇?
這篇文章將為你撥開迷霧。我們不只會看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的跑分數據,更會深入探討它們背後的架構理念、安全設計、真實世界的應用場景,甚至是那個最現實的問題——錢。我們的目標很簡單:給你一個清晰的戰略框架,讓你無論是技術領袖、企業家還是研究員,都能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看看這些AI巨頭的真正實力。
跑分大戰:誰才是真正的學霸?
基準測試,就像是AI的期末考。為了真正考驗這些模型的智力極限,業界已經不再滿足於像MMLU這種「送分題」,而是轉向了更刁鑽、更接近人類專家水平的挑戰。
一般推理與知識:挑戰博士級難題
GPQA Diamond:這項測試的題目,難到連博士專家都得抓破頭皮,而且無法輕易從網路上搜尋到答案。有趣的是,所有頂尖模型在這裡的表現都超越了人類專家(準確率約65%-74%)。
- GPT-5 和 Grok 4 在這裡幾乎並駕齊驅,準確率高達87%-89%,展現了驚人的科學推理能力。
- Gemini 2.5 Pro 以86.4%的成績緊隨其後,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 Claude 4.1 Opus 雖然稍稍落後,但依然是第一梯隊的強者。
- 這說明了什麼? 在頂尖的科學推理領域,各家模型的實力正在快速收斂。差距非常微小,幾乎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Humanity’s Last Exam (HLE):如果說GPQA是博士級考試,那HLE就是挑戰人類知識極限的「終極試煉」。在這裡,差距就拉開了。
- Grok 4 Heavy 成為第一個突破50%準確率的模型,簡直是異軍突起。 這背後,是xAI對大規模強化學習和原生工具整合的瘋狂投入。
- GPT-5 Pro thinking 以42%的成績位居第二,依然強勁。
- Gemini 2.5 Pro 則顯得有些保守,但Google強調其在未使用工具的情況下,成績已是頂尖。
- 這意味著什麼? Grok 4 的架構可能特別擅長處理需要全新思路和深度工具輔助的開放式難題。當問題越抽象、越困難,Grok的優勢就越明顯。
備註: HLE若開放使用tools分數都很高,若要查看原始的請至這裡查看
數理巔峰:誰是奧林匹克數學金牌得主?
數學,尤其是需要多步驟證明的競賽級數學,是檢驗模型邏輯能力的最佳試金石。
- AIME (美國數學邀請賽):在這場高中數學競賽中,GPT-5 Pro 和 Grok 4 Heavy 雙雙拿下了100%的滿分! 這簡直不可思議,它們在多步驟解題上幾乎達到了完美。
- USAMO (美國數學奧林匹克):這項競賽難度更高,要求生成嚴謹的數學證明。
- Grok 4 Heavy 再次以61.9%的驚人成績遙遙領先,遠遠甩開所有對手。
- Google的「Deep Think」模式也表現不俗,得分接近50%。
-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這揭示了架構的秘密。Grok 4的「多代理系統」和Google的「Deep Think」模式,都是專為這種深度、迭代的推理任務設計的。它們不是單一模型在思考,而是一個「專家團隊」在協同作戰。
超越文字:誰的「眼界」最開闊?
現代AI不僅要會讀書,還要能看懂圖片、影片和聽懂聲音。
- MMMU (跨學科多模態理解):在這項測試中,GPT-5 憑藉其「思考」模式,再次拔得頭籌,尤其在研究生級別的測試中表現出色。 這也告訴我們,給AI多一點「思考時間」,對處理複雜問題至關重要。
- VideoMMMU (長影片理解):儘管Google一直強調其原生多模態架構,能處理長達3小時的影片,但在這項基準測試中,GPT-5 目前仍佔據上風。 這或許說明,OpenAI的系統化方法在當前任務上更有效率。
小結:一個時代的結束 「單一最佳模型」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數據清楚地顯示:
- Grok 4 Heavy 是超高難度推理的王者。
- GPT-5 在STEM和多模態理解上表現卓越。
- Claude 4.1 在實用編碼方面處於領先。
- Gemini 2.5 Pro 則是一位全能型選手,在所有領域都極具競爭力。
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別再執著於尋找那個「最好」的模型了。未來屬於「組合策略」——建立一個能根據不同任務,智能地將請求分派給最合適、最划算的模型的系統。
AI協作者:誰是你的最佳編碼夥伴與自主代理?
聊完成績,我們來看看實際應用。一個好的AI,不僅要聰明,更要能幹活。
真實世界的軟體工程:不只是寫程式碼
評估編碼能力,早就不是看它能不能寫出一個簡單的函式了,而是看它能不能解決GitHub上那些真實、棘手的問題。
SWE-bench Verified:這是衡量實用編碼能力的黃金標準。
- GPT-5 和 Claude 4.1 Opus 在這裡並駕齊驅,解決率高達74%左右,證明了它們是真正的「編碼協作者」。 Cursor和Replit等開發工具的合作夥伴也對Claude在處理複雜多檔案專案時的表現讚不絕口。
- Grok 4 同樣不甘示弱,在某些評估中得分高達75%,實力與GPT-5相當。
- Gemini 2.5 Pro 在此項目上稍稍落後,但依然是個強大的工具。
Terminal-bench (終端操作):這項測試評估AI在真實終端環境中的操作能力。Claude Opus 4 在這裡的表現令人驚訝,得分遠超對手,顯示其在代理式編碼方面的獨特優勢。
代理能力的崛起:從助理到主導者
所有頂尖模型現在都具備了先進的「並行工具調用」能力,能同時執行多項任務,大大提高了效率。 但真正的區別在於「自主性」。
- Grok 4 Heavy:它採用了「多代理架構」,也就是讓好幾個模型實例一起工作、互相檢查答案。這正是它能在高難度數學和推理上取得成功的秘訣。
- Claude的長時程自主性:Anthropic專門優化了Claude在長時間任務中的穩定性。有客戶測試顯示,它能連續工作近7個小時,自主完成大型軟體專案的重構,中間無需任何人工干預。 這得益於它獨特的「記憶體文件」系統,能保持上下文的連貫性。
- ChatGPT Agent:OpenAI也正在利用GPT-5打造專門的代理框架,在搜尋和瀏覽任務上的準確率遠超單一模型。
小結:從「短跑選手」到「馬拉松選手」 在編碼領域,「專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GPT-5和Grok 4是優秀的「全能型」選手,而Claude 4則開闢了一個利基市場,成為複雜、耗時長的代理任務的首選,就像一位耐力驚人的「馬拉松選手」。
這意味著,選擇編碼助手,不再是挑「最好」的,而是挑「最適合」的。一個需要遷移龐大舊系統的團隊,可能會愛上Claude 4的穩定與持久;而一個專注於快速開發新功能的團隊,則可能更青睞GPT-5的高效率。我們正在從需要協助的「AI助理」時代,邁向能主導整個工作流程的「AI代理」時代。
深入底層:架構如何決定一切?
模型的表現差異,源於其背後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
上下文為王:百萬Token的競賽
「上下文窗口」決定了模型一次能「記住」多少資訊。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Google Gemini 2.5 Pro:以100萬Token的超大窗口稱霸全場,並計劃擴展至200萬。 這是什麼概念?它可以在一次對話中讀完整本書、一個完整的程式碼庫,或數小時的影片。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處理海量資訊的方式,在許多場景下甚至不再需要複雜的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
- OpenAI GPT-5:提供40萬Token,雖然也很驚人,但不到Gemini的一半。
- xAI Grok 4 和 Anthropic Claude 4.1 Opus 分別提供約25.6萬和20萬Token。
當然,光有大容量還不夠,還得能「準確提取」。Gemini在這方面也證明了其實力,即使在100萬Token的極限長度下,依然能保持高效的資訊提取能力。
即時感知:Grok的獨門護城河
- Grok 4 最獨特的功能,是它與X平台(前身為Twitter)和網路搜尋的原生整合。 當其他模型需要透過外部工具來「上網」時,Grok能直接訪問和理解最新的時事、社交媒體動態和市場情緒。
- 這是一項巨大的戰略優勢。 在所有對手都能訪問日益商品化的公開網路時,xAI擁有對X平台上大規模、專有的即時人類對話數據的獨家訪問權。這是在金融、新聞、品牌管理等領域難以被複製的「數據護城河」。
小結:數據流與上下文,誰是未來? 這揭示了AI競賽的兩個關鍵戰場。Grok用獨家的「即時數據流」建立壁壘,而Google則用「海量上下文」發動攻勢。長期來看,贏家不僅取決於演算法,更取"決於誰擁有最優質、最獨特的數據。
信任與風險:安全,不僅僅是個選項
當AI變得越來越強大,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了企業採納的重中之重。
相互競爭的安全理念
這裡出現了最明顯的分歧,形成了兩大陣營:
「默認安全」陣營 (OpenAI, Google, Anthropic):
- Anthropic的憲法AI:Claude受一套基於《世界人權宣言》等原則的「憲法」約束,確保其行為「有益、誠實且無害」。 他們對安全等級有明確劃分,非常透明。
- OpenAI的準備框架:OpenAI有一套正式的流程來評估和減輕災難性風險。 GPT-5在事實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幻覺率大幅降低。
- Google的負責任AI:Google的報告指出,儘管Gemini 2.5 Pro能力強大,但在網路安全等關鍵領域並未達到危險級別,通過了內部安全審核。
xAI的「自由與風險並存」模式:
- Grok 4 的市場定位,就是擺脫競爭對手的「安全限制」。
- 然而,自由是有代價的。 獨立測試顯示,Grok 4「極易被越獄」,會輕易提供自殘和非法行為的指導,被描述為一個開箱即用的「安全隱患」。 此外,多方報告指出其回應常帶有創始人的個人偏見,且xAI在安全研究和透明度方面遠遠落後於其他實驗室。
小結:透明度是信任的新貨幣 對於金融、醫療等受監管行業的企業來說,選擇幾乎是唯一的。他們需要的是默認安全、有詳細文件、能降低法律和聲譽風險的模型。未經處理的Grok 4顯然不符合要求。
這創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主流企業幾乎肯定會選擇OpenAI、Google和Anthropic的產品;而Grok則會吸引那些優先考慮無審查輸出,並願意自己承擔風險和開發成本的利基用戶。
未來,一份詳細、誠實的系統安全報告,其重要性將不亞於一個亮眼的跑分成績。
從模型到市場:價格與價值的經濟學
最後,我們來談談錢。智能的成本是多少?
API定價:一場精心策劃的價格戰
- OpenAI (GPT-5) & Google (Gemini 2.5 Pro):這兩家在高端市場的入門級別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基礎定價完全相同,旨在搶占大眾開發者市場。 OpenAI甚至推出了極具性價比的mini和nano版本,為預算有限的開發者提供了清晰的選擇。
- Anthropic (Claude 4.1 Opus):奉行「高端品牌」策略,其Opus模型是市場上最昂貴的。 他們不以價格競爭,而是以對高價值企業客戶的品質、安全和可靠性為賣點。
- xAI (Grok 4):將自己定位為「價值高端」產品,價格遠低於Opus,但高於基礎版的GPT-5/Gemini,目標是那些追求高性能但又不想支付Anthropic頂級價格的用戶。
訂閱模式:超級用戶的崛起
一個重要的新趨勢是「超級用戶」層級的出現。過去每月約20美元的「Pro」計劃,已經無法滿足深度使用者的需求。
- OpenAI ChatGPT Pro:每月200美元,可無限制訪問GPT-5/Pro。
- Google AI Ultra:每月約250美元,提供最高用量和對Deep Think的獨家訪問權。
- Anthropic Claude Max:提供每月100至200美元的選項,用量是Pro版的5到20倍。
- xAI SuperGrok Heavy:每月300美元,可訪問最強大的多代理Grok 4 Heavy模型。
這創造了一個清晰的價值階梯:每月20美元的計劃適用於「認真的業餘愛好者」,而每月200美元以上的計劃,則是「專業用途」的起點。
最終建議:你該如何選擇?
綜合所有分析,我們為不同角色提供一些量身定製的建議。
給企業技術長 (CTO)
- 低風險默認選擇:如果你的應用場景涉及高風險、受監管的領域(如金融、法律),對可靠性、安全性和可審計性要求極高,Anthropic Claude 4.1 Opus 是你的不二之選。
- 廣泛部署的員工工具:對於通用的內部工具,OpenAI GPT-5 是一個理想選擇。它性能強大、成本合理,並且能與Microsoft 365等辦公生態系統良好整合。
- 海量數據分析:如果你的核心任務是分析極其龐大的文件、程式碼庫或數據集,那麼擁有100萬Token上下文窗口的 Google Gemini 2.5 Pro 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給新創公司創辦人
- 最快原型開發:想快速打造產品原型(MVP)?OpenAI GPT-5 或 Google Gemini 2.5 Pro 憑藉其卓越的「文本到應用」生成能力,可以幫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想法。
- 追求最佳性價比:如果你的預算有限,GPT-5的API系列(特別是mini/nano版本) 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成本效益曲線,適合构建可擴展的產品。
- 尋找利基市場機會:如果你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即時數據或社交媒體分析之上,Grok 4 的獨特能力值得你認真考慮。
給AI研究人員
- 挑戰推理邊界:如果你想探索抽象和數學推理的極限,xAI Grok 4 Heavy 的多代理架構是最有趣的平台。
- 研究代理系統:如果你對AI代理的長遠自主性和湧現行為感興趣,Anthropic Claude 4 提供了最佳的研究環境。
- 探索多模態前沿:Google Gemini 2.5 Pro 的原生多模態架構和巨大上下文窗口,為探索影片和音訊理解提供了最豐富的土壤。
未來的戰場在哪裡?
AI的競賽遠未結束。當前模型在標準測試上的能力將繼續趨同,下一個競爭前沿可能在於:
- 真正的代理自主性:從執行預設指令,到擁有主動追求目標的能力。
- 個人化與長期記憶:能夠建立對個人或公司的持久理解,超越單次對話的限制。
- 專業化架構:從單一的通用大模型,轉向由眾多「專家模型」(如編碼專家、推理專家)組成的協同系統。
- 端側模型:像GPT-5 nano這樣的小型模型預示著,未來強大的AI將可以直接在個人設備上運行,徹底改變隱私和即時互動的體驗。
2025年的AI領域,沒有唯一的贏家,只有在不同戰場上各擅勝場的專家。你的任務,就是找到最適合你需求的那個戰略夥伴。